喜报!学院刘冬冬老师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IF=15.1)》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2024年2月15日,我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冬冬副教授最新研究成果“Photocatalytic self-Fenton degradation of ciprofloxacin over S-scheme CuFe2O4/ZnIn2S4 heterojunction: Mechanism insight, degradation pathways and DFT calculations”在环境化工领域国际顶级学术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上在线发表(论文DOI: https://doi.org/10.1016/j.cej.2024.149165)。该期刊2023-2024年度最新影响因子为15.1,CiteScore为21.5,属于中国科学院一区Top期刊。刘冬冬副教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我院陈丽梅教授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刘慧涛研究员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高水平科研成果的突破,标志着我院科研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使用超声结合煅烧方法合成了一种S型CuFe2O4/ZnIn2S4异质结材料,其表现出较高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和氧化还原能力。研究发现,CuFe2O4/ZnIn2S4光催化体系通过2e--ORR过程表现出高H2O2选择性(96.8%)和H2O2产率(2545.4µmol·g-1)。在这个过程中,Cu原子作为反应活性位点,诱导O2分子以“Yeager型”构型吸附在催化剂表面,并进一步活化为关键中间体(*OOH)。该氧化体系能够在60分钟内完全降解污染物CIP(25 mg·L-1),且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实用性。最后,利用Fukui函数成功预测了CIP的易损原子位点,进一步阐明了CIP的降解途径和降解产物的毒性分析。本研究为构建光催化自芬顿体系及其在环境净化中的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工程技术学院持续深化科研引领,多措并举助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团队结构,在科研项目培育、科研成果奖励、一流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为学校科研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