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大农村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7月10-13日,工程技术学院“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团赴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7月10日,团队成员向桃合木苏木村民发放调查问卷,了解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普及程度和质量情况,并处理调研数据,形成调研报告,为进一步推动普通话普及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参考建议。经调查,当地村民通常以蒙古语为交流语言,普通话的使用频率较低。


7月11日,实践团来到当地的“蓝斑人”旅游度假村,开展推普+技能培训,将普通话培训与当地旅游产业结合,进行普通话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工作人员表示,普通话水平提高不仅更方便服务顾客,而且能面向更广阔的游客市场。




7月12日,实践团来到赐福乌苏图敖包公园进行推普活动。团队成员注重与当地文化的融合,他们用普通话和蒙语交替讲解敖包的历史和传说,让游客们在感受蒙古族文化魅力的同时,深刻体会到普通话在跨语言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7月13日,团队成员在多媒体办公室组织普通话培训班和讲座,由普通话较为标准的同学重点讲解普通话发音、语法、词汇及日常交际用语。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蒙族地区开展推普活动是一项复杂而意义重大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通过此次推普之行,团队成员意识到普通话作为国家的通用语言,其推广不仅有助于打破地域和语言障碍,增进蒙古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自豪感。
初审:费敏学
复审:周甡喆
终审:宋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