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教师王景祥在国际顶级SCI学术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Fiber-shaped, stretchable strain sensors with high linearity by one-step injection molding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DOI: 10.1002/adfm.202500701)。该期刊2025年度最新影响因子为18.5,CiteScore为29.5,属于中科院双一区Top期刊。王景祥老师为该论文的第一作者,指导硕士研究生完成此项工作,吉林农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该论文填补了我院在SCI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尚未发表过论文的空白,标志着我院科研水平正在不断的突破!
传感器是现代科技的“触角”,能够精准捕捉环境变化,为智能化决策和控制提供不可或缺的数据支持。在柔性传感器的设计制造过程中,针对大多数将导电材料与聚合物混合在一起来制造的弹性导电纤维,缺乏有效的封装来抵抗诸如灰尘和水等环境干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仿生设计的纤维状可拉伸应变传感器,灵感来源于神经纤维的髓鞘结构。该传感器采用一步注射成型工艺,将导电SEBS/石墨烯混合薄膜封装在柔性硅胶管内,形成空心管状结构。这种设计不仅模拟了神经纤维的髓鞘保护功能,还通过硅胶管与导电薄膜之间的弹性模量差异,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线性度和恢复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该传感器在0-100%的应变范围内具有高达0.9958的线性度,灵敏度为8.6,并且表现出优异的稳定性。此外,传感器还具备多功能性,能够监测应变、温度和压力,并具有出色的防水和防尘性能。通过在桥梁和温室模型中的应用测试,验证了其在结构健康监测中的有效性。结合机器学习,传感器能够准确识别外部环境刺激(如温度、风、雨、雪),分类准确率高达96.82%,这为精确了解大棚工作实时状态以及外部环境的变化,提供了一种智能监测方法,表明柔性传感器有望在智慧农业以及智能农机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年来,工程技术学院以博士点建设为契机大力深化学院学科建设,鼓励和支持学院师生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积极营造宽松的科研环境,极大地提升了广大师生的科研热情与创造力。下一步,学院将进一步完善团队结构,在科研项目培育、科研成果奖励、一流学科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精准施策,持续为学校科研工作贡献力量!
初审:李思函
复审:袁 军
终审:宋 艳